《四书章句集注》导读课感想

我对中国古文化一直知之甚少,直到大学才想要了解一些。“悦读经典”提供这一课程,我就直接报了。此前我对《大学》的印象大体就是“格物,致知,诚意,正心,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”这种在语文作文里引用烂了的句式。我不懂这句话后面隐藏的深意,也从不细想,看起来稍微有点合适就硬生生塞到自己作文里去了。

现在想来,还挺玷污传统文化的。

这门课程没有直接教会我什么。就像代学长总是提的那样,《大学》不是教知识的。这门课——带给我的最大收获,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,让我从知道古人做了什么事到了解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,为什么他们要“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”,为什么在他们心目中孔圣人至高无上,王守仁和朱熹先生他们的主张从哪里开始分岔……

这些都是我从没有想过的,读了《大学》,也开始有点了解了。


我最喜欢的章节,是“诚意”这一章。

这有点原因,原因还挺通俗,大抵是由于《陆小凤传奇》里西门吹雪的一句话。

我年纪不大,小时候也曾狂热喜欢过武侠小说一阵。现在虽然都忘得差不多,但仍有那么几句话在我心里扎了根,完全忘不掉。比如金庸先生的“他强由他强,清风拂山岗;他横由他横,明月照大江。他自狠来他自恶,我自一口真气足”这样的,也比如西门吹雪说的“惟有诚心真意,才能达到剑术的巅峰,不诚的人,根本不足论剑”以及叶孤城的回应“你既学剑,就该知道学剑的人只要诚于剑,并不必诚于人”。

虽然具体语句上有些区别,但总体都是围绕“诚”一个字。

现在想来,我一直是把这两句话里的“剑”理解成了一些其他的东西。


所谓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小人闲居为不善,无所不至,见君子而后厌然,掩其不善,而著其善。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, 则何益矣?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


读来感慨万千。

“君子慎独”,我刻了这样一个书签,夹在书里。

我最怕一个人呆着,假期里都拉着同学出门一起自习,自习的那两天好好的,后来同学有事,走了,我又回到了醉生梦死的日子里。

一点不夸张。

大学里的“诚”,在我看来,不仅仅是“诚实”。作为英专生,我想过可不可以把这个词翻成“Honesty”,后来觉得不行,单单Honest,让我感觉针对的是外人,是朴实。“诚”不一样。“诚”更多书写的是一种人生态度,贯穿始终,在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里。

一,不欺骗自己,

二,不掩饰自己,

不掩饰,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,我一个人独处还是什么样。小人——我之所以是一个小人——有人时装模作样,仿佛自己真的诚于己,对自己负责似的。实则不然,一旦无人监视,小人们立刻原形毕露,就好像没了同伴一起自习的我。

君子慎独。

“剑”大体是事。有的人,诚于事但不诚于己,有的人,则将“诚”字完完全全地执行到生活的每一点滴。

读诚意章,便仿佛有人拿锥子敲开我心脏往里看似的。每个字扎得我都有点痛。我是很想做到大学里提到的这种境界的。我不求”立功”“立言”的伟业,我只求立德,我只求“诚”。《大学》与我鞭策。

读《大学》,就是有这种醍醐灌顶之感。

用粗糙一点的语言讲,《大学》给我画了个大饼。至于这饼能不能成真,还得靠我自己努力。


我在读《大学》之际,还曾从图书馆借了张书绅的《<西游记>评注》,这本书在我看来挺神奇的,我举个例:开篇第一句话就是“大学之道,在于明德”。

这位有才人士将儒学与《西游记》紧密结合,写成了一本评注。我才看了几页,许多刚刚才了解到的专有名词一一出现,如“气禀”等。张书绅以为《西游记》处处以文寓意,“西天成佛,便是止于至善”。

我当时便觉得这书太有意思,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,我学《大学》,是学了个理论,这本西游记则是个例子,还是个虚构的例子,一个资深的做过学问的人拿西游记为蓝本给我讲了讲《大学》在现实生活里怎么应用。

不过,我觉得这评注除了一些过于离谱的强行解释之外,还挺能反应西游记的本质的。《西游记》从来不是一本单纯的游记,它映射了许多社会现实,也映射了许多的人生道理。

如果不是看了《大学》我估计是看不太懂这些注解的。

古人学的,毕竟是另一套东西。把一个古人抛到现在来,怕是晕头转向,要问出许多在现代人看来几乎是常识的问题,比如“何为宇宙大爆炸?”“何为冷战?”“谁是维多利亚女王?”。虽然很多人自诩了解古代文化,但说到底,我们看古人,和这个莫名其妙来到现代的古人看我们是一样的。

我不了解司马迁为何在《报任安书》里写“重施刑于大夫”,不理解他为何屡次想到自裁——对于一个在一生里都在被耳提面命“生命高于一切”的人来说,他的想法,我学这篇课文时并无法理解。

只因为古人和我们学的是完全两种事物,有些事情,对于他们来说是常识,是common sense,对于我们来说却是需要阅读来慢慢了解的事物。

对我来说,《大学》正是这了解之路的第一步。作为儒学思想的纲领,这本简练的文字就是儒学的一扇门。


后来代学长组织了读书会,我认识了许多有意思的同学和学长学姐。如果明年还有的话,我肯定还会去的。印象最深的大概是“反切注音法”的讨论——真是无法不印象深刻,因为大家都不会,但大家都在努力想学,探讨字的起源、读音、古今异义,这对我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。我最近学了一小段京剧,很出名的一小段,叫做苏三起解。从“尖团音”的读法就不禁想到那几次混乱的讨论,总结的表格,“开口音”“撮口音”“请浊音”的概念的区分。本身就是古代文化的产物,《大学》带给我的意义远比这本书本身意义要来的大。


或许您注意到了我这篇文章(或随笔,随您怎么称呼),虽名为《大学章句集注》,我讨论的内容却几乎一直称呼其为《大学》。

其实这是有原因的。

第一点,朱熹先生重新排版了大学,补充“格物致知”章。我到现在其实还挺迷糊。因为我觉得古本《大学》本身的逻辑性就相当好。我最喜欢的是“诚意”章,我觉得最能给大学奠定基础的也是“诚意章”,古本大学原来的排版就正和我意。

第二点,我对朱熹先生的注释采取的态度一直是“不迷信,只参考”。比如他主张的“新民”,我便觉得亲民也不错,两者都说得通,朱熹先生或许从本来的字义考证起才提出了“新民”的解释,或者他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考虑的。像我,纯粹读这本书,大学的内容给我的影响,恐怕比朱熹注释要重要得多。


《大学》只是第一步,作为一个中国人,了解中国文化是本分。我仍然是一个传统文化的门外汉,扒着门缝往里看。

路很长,我的人生也很长。



评论
热度(6)